近日,多家法院对涉案个人名下的股权进行冻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系列冻结措施不仅对涉案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再次凸显了企业合规的重要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3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诉讼保全需要的规定,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包括冻结其股权。股权冻结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对涉案企业股权采取的限制处分和转让的强制措施,目的是确保诉讼债权的实现。
股权冻结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形:
债权纠纷:因债务纠纷而采取保全措施,冻结欠债人名下的股权。 侵权纠纷:因侵权损害而采取保全措施,冻结侵权人名下的股权。 审查调查: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依法对涉案企业股权进行冻结,配合相关调查取证工作。股权冻结会对涉案企业产生以下影响:
限制股权转让:股权一旦被冻结,企业就不能进行股份转让、质押、赠与等处分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和股权结构。 影响企业信誉:股权冻结是严重的司法措施,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其信誉和形象,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阻碍企业发展:股权冻结限制了企业的资本运作,影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发展规划,甚至可能导致企业被迫清算或破产。此次多家法院冻结个人股权事件,再次敲响了企业合规的警钟。企业合规是指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和控制违法违规行为。只有加强合规建设,企业才能规避风险,避免受到法律制裁。
企业合规至关重要,具体体现在:
降低法律风险:企业合规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触犯法律的概率,降低违法违规风险,避免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法律后果。 维护企业声誉:企业合规行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和口碑,有利于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提高企业价值:合规企业能得到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提高企业价值,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合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入手:
制定合规制度:建立完善的合规制度体系,明确企业合规要求和操作指南,为企业员工提供明确的合规指引。 加强风险识别:及时识别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加强内部审计: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检查合规制度落实情况,发现并纠正不合规行为,提高合规执行效率。多家法院冻结个人股权事件警示企业,加强合规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积极主动建立和完善合规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