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履约保函最新规定文件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履约保函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不断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程履约保函的相关政策,国家有关部门近日发布了《建设工程履约保函管理办法(试行)》。
该管理办法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履约保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在各类建设项目中的有效运用,为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具体来说,该办法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保函种类与范围
按照国际惯例,工程履约保函主要包括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和预收费用保函三种类型。此次管理办法对这三种保函均作出了详细规定,并对其范围进行了明确划分。投标保函主要用于确保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履约保函则用于确保承包人在工程建设期间的履约能力;预收费用保函则用于确保业主按照合同约定向承包人预支付费用。
2.保函金额和期限
此次管理办法对工程履约保函的金额和期限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投标保函金额一般为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金额的1%-5%;履约保函金额则一般为合同价款的5%-10%左右。至于履约保函期限,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常在6个月至1年之间。
3.保函的开具和管理
在保函的开具和管理方面,管理办法强调了开具机构和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开具机构主要包括银行、担保公司等相关机构,其在开具保函时需充分核查投标人或承包人的信用情况和履约能力。而受益人则负责保障保函的正确使用和归还,防止因误用、滞留等原因导致保函变为无效的情况发生。
4.保函的终止条件
管理办法还对工程履约保函的终止条件作出了详细规定。一般来说,保函会在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或业主与承包人之间的支付等方面符合约定后视为终止。此外,如果承包人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未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也属于保函的终止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国家最新发布的《建设工程履约保函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工程履约保函的相关政策,加强了对其的管理监督,强化了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作用。对于各类工程建设参与者来说,深入了解该管理办法的内容和实施要求,对于提高工程履约保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