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承包商向发包方提供的一种担保凭证。它可以保证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并承担相应责任。保函费用是指承包商为提供保函而支付的费用。
目前对于保函费用是否计入工程款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人认为保函费用应该由承包商自行承担,因为它属于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项目而支付的费用,与工程的实际成本无关。另一些人则主张将保函费用计入工程款,认为这是承包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所付出的必要费用。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保函费用一般视为承包商必须自行承担的费用,不应计入工程款。
尽管在法律上并不允许将保函费用计入工程款,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特别是在涉及大型工程项目或与国家有关的项目中,发包方可能会要求承包商将保函费用计入工程款。这主要是出于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考虑,以防止潜在风险。
对于发包方来说,如果要求承包商计入保函费用,一方面可以增加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另一方面也会给承包商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而对于承包商来说,由于保函费用通常会占用一部分资金,可能会影响其他施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
总的来说,保函费用不应计入工程款,这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来确定的。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例外做法。无论是发包方还是承包商,在决定是否计入保函费用时,都需要深入权衡利弊,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