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种担保证明文件,用以确保债务人(即受益人)在发生债务违约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保函通常由银行直接发送给受益人。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使用方式,保函可以分为备用性保函、支付性保函和投标性保函等多种类型。备用性保函用于确保债务人在遵守合同的情况下,不会触发保函的付款责任;支付性保函用于确保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货款或费用;投标性保函则用于确保投标人在中标后能够履行合同。
保函开立的基本流程包括申请、审查、签订合同、缴纳手续费和出具保函等环节。债务人需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并按照银行要求填写申请表格;银行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决定是否开立保函;一旦通过审查,双方将签订合同并缴纳相应的手续费;最后,银行将出具保函并发送给受益人。
习惯上,银行将保函存放在债务人与银行之间的一个专门账户中,通常称为保函账户或保函存款账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保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便于支付性保函的执行。
债务人可以选择自己已有的个人或企业银行卡作为保函存放的账户。在选择银行卡时,需注意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银行的信誉和稳定性,选取一家信誉良好且经营稳健的银行更加可靠;其次是银行卡的账户类型,通常建议选择活期账户;还有就是办理手续和使用费用等,需考虑到不同银行的差异。
在保函存放的银行卡中,债务人可以自由支取资金,但需注意确保保函账户余额足够支付保函金额和利息;同时,还要妥善保存相关文件和交易记录,以备将来查询使用。
一般而言,保函在合同期内有效,如有需要延长使用期限或终止保函,债务人应及时与银行联系。如保函到期后不再需要,债务人可以申请注销保函,并回收相关的保函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