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规范诉讼当事人针对诉讼争议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确保诉讼的公平进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诉前财产保全的程序、适用条件和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一、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1. 申请人
《司法解释》规定,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必须是因民事活动产生的纠纷,且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申请人可以是民事案件的原告,也可以是申请执行的债权人。
2. 申请方式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申请书中应当写明被申请人、请求保全财产以及保全的范围、方式等内容。
3. 申请期限《司法解释》对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期限未作明确规定,实践中一般要求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申请。
二、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根据《司法解释》,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有证据证明有发生损害的危险
申请人应当提供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履行债务或丧失履行能力的危险性,如转移、隐藏、变卖财产等。证据可以是书面证据、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
2. 担保《司法解释》规定,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担保的形式可以是金钱、有价证券或其他形式的财产。担保人应当具有履行担保义务的能力。
3. 不影响生活诉前财产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保全标的,不得影响被申请人的基本生活。
三、诉前财产保全的执行1. 执行机关
诉前财产保全的执行机关一般由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指定,可以是法院执行局、法警或者基层人民政府。
2. 执行措施诉前财产保全的执行措施包括冻结存款、查封、扣押、责令保险公司暂停给付保险金等。
3. 保全期限诉前财产保全的期限一般为30天,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6个月。
四、诉前财产保全的担保责任《司法解释》规定,申请人在诉讼中胜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如果申请人在诉讼中败诉,人民法院应当立即解除财产保全,并由申请人承担提供担保的责任。
承担提供担保的责任包括:
1. 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失;
2. 退还保全的财产。
五、诉前财产保全的解除
1. 诉讼前自行和解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申请人应当撤回保全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2. 诉讼前生效判决申请人已经就保全标的另行起诉,并取得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3. 申请人在诉讼中撤诉或者丧失诉讼能力申请人在诉讼中撤诉或者丧失诉讼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4. 无效的诉前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发现诉前财产保全无效的,应当主动解除财产保全。
六、诉前财产保全的异议与执行1. 异议
被申请人对诉前财产保全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申述。申述应当在收到诉前财产保全裁定后十五日内提出。
2. 执行异议第三人主张与被申请人争议的财产享有优先权的,可以向执行机关提出执行异议。执行异议应当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十五日内提出。
七、结语《司法解释》对诉前财产保全的程序、适用条件和执行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为保障诉讼公平、有效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格审查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慎用保全措施,既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滥用保全权损害被申请人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