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损害权利人利益,而依法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被申请人处分其财产的强制措施,以保证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财产保全制度在保障债权实现、维护司法权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产保全的对象是“财产”,但并非所有的财产都能被申请保全。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动产是指能够移动并且不因移动而损害其价值和用途的物。常见的动产包括:
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船舶、飞机等; 机器设备:如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如钢铁、木材、电子产品等; 库存商品:如服装、食品、日用品等; 牲畜:如牛、羊、猪等。对于动产的保全,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损害其价值和用途的物。常见的不动产包括:
房屋、建筑物:如住宅、厂房、办公楼等; 土地: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正在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如正在施工的楼盘。对于不动产的保全,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其中,查封是最为常见的保全措施。
资金是指可以用于支付的货币资金,包括:
银行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外币存款等; 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内的资金; 股票、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对于资金的保全,法院可以采取冻结措施。冻结后,被申请人将无法使用该笔资金。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
专利权: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商标权:如注册商标等; 著作权:如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的著作权等。对于知识产权的保全,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例如,对于专利权,法院可以查封相关专利证书;对于商标权,法院可以查封相关商标注册证;对于著作权,法院可以扣押侵权复制品等。
除上述财产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用于担保的财产权利,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例如:
债权:如应收账款、借贷关系中的债权等; 股权: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等; 继承权:指公民依法取得死者个人所有财产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财产保全的范围并非无限扩大。以下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
法律规定不能用于强制执行的财产,例如: 被申请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被申请人用于公益事业的财产; 被申请人获得的荣誉性奖励和纪念性物品。 与案件无关的财产。此外,财产保全的数额应当与申请人请求的数额相当。也就是说,法院不能冻结被申请人超过申请人诉讼请求数额的财产。如果申请人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明显低于其请求的数额,法院可以责令其追加提供担保;申请人拒绝提供担保的,法院驳回其申请。
总之,财产保全制度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财产保全的财产范围对于当事人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建议当事人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全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