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中财产保全的范围
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防止债权落空的重要制度。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挥霍财产,造成判决难以执行或无法执行,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进行控制,以便将来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以顺利执行的制度。本文将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对诉中财产保全的范围进行探讨。
一、 诉中财产保全的立法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诉中财产保全的范围进行了规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全标的物的类型化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当事人也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书面协议,请求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该条规定说明,保全的标的物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行为,只要该财产或行为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就可以成为保全的对象。但司法实践中,为了避免对被申请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过大影响,法院一般会优先采取对财产进行保全的措施。
2. 保全财产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了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范围,包括:
(一) 属于保全人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被告的财产;
(二) 被告对第三人享有的需要以判决书执行的权利;
(三) 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其他财产。
3. 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为了保障被申请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经营,法律规定了部分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下列财产:
(一)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二) 被执行人维持生产经营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种子、饲料等财产;
(三) 被执行人的交通运输工具,但用于案件执行以外目的的除外;
(四) 与案件无关的财物;
(五) 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生活必需品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规定了限额,人民法院执行中不得超过限额;
(六) 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不能执行的其他财产。
4. 保全金额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申请人银行存款的,应当明确冻结的数额。申请保全的数额超过被申请人应当承担的债务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予以减少,以被申请人应当承担的债务数额为限。”
该规定体现了“比例原则”,防止当事人滥用保全权利,过度保全,损害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二、 诉中财产保全范围的理解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于哪些财产属于诉中财产保全的范围,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以下对部分概念进行解释:
1. 与本案有关的被告的财产
与本案有关的被告的财产,是指与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法律关系有牵连,能够用于实现债权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债权等。
2. 被告对第三人享有的需要以判决书执行的权利
被告对第三人享有的需要以判决书执行的权利,是指被告对第三人享有的将来能够产生金钱给付义务的权利,如房屋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对出租人享有的租赁权,在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承租人是案件的被告,则该租赁权可以作为诉讼保全的对象。
3. 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其他财产
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其他财产,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包括: (一) 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基金份额、债券、期货权益等财产; (二) 房屋、土地、车辆、船舶、航空器等财产; (三) 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财产; (四) 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 (五) 其他财产。”
三、 诉中财产保全范围的司法实践
1. 对虚拟财产的保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拟财产的种类和数量都快速增加,虚拟财产也日益成为诉讼保全的对象。常见的虚拟财产包括网络域名、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目前,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财产的保全方式主要有冻结、提取、限制交易等。
2. 对知识产权的保全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属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也逐渐成为诉讼保全的对象。常见的知识产权保全方式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查封、扣押、冻结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财产等。
3. 对股权的保全
近年来,随着商事活动日益频繁,股权也成为诉讼保全的对象。常见的股权保全方式包括:冻结股权、限制股权转让、禁止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等。
四、结语
诉中财产保全制度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法院在确定诉中财产保全范围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案情,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债权实现的同时,也要依法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保全权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