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执行异议立案申请是否保全
发布时间:2024-07-30 13:14
  |  
阅读量:

执行异议立案申请是否保全

执行异议之诉作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监督执行程序的重要手段,其立案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核心争议点在于: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是否具有保全效力?换言之,在法院尚未对执行异议之诉作出判决前,是否应中止或终结原执行程序?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 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执行异议之诉的保全效力作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仅规定:“当事人对执行标的物的所有权、使用权或者其他权利有异议,而该异议成立的可能性较大,或者当事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提起诉讼,并申请对执行标的物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并未赋予执行异议之诉当然的保全效力,当事人需另行申请保全,且法院对此享有裁量权。

二、 立场分歧及理由分析

关于执行异议之诉是否具有保全效力,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一定分歧,主要观点如下:

(一)肯定说

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执行异议之诉提起后,应当当然地中止或者终结原执行程序。其理由主要有:

执行异议之诉的目的是对执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在诉讼过程中继续执行,可能导致错误执行结果难以挽回,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赋予执行异议之诉当然的保全效力,可以有效防止申请执行人利用程序优势损害被执行人利益,体现程序公正。 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也支持这一观点,例如德国、日本等。

(二)否定说

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执行异议之诉提起后,不应当然地中止或者终结原执行程序。其理由主要有:

法律并未赋予执行异议之诉当然的保全效力,法院应根据具体案情,权衡各方利益后决定是否采取保全措施。 如果一概中止或终结执行程序,可能导致执行效率低下,甚至为被执行人恶意拖延执行提供可乘之机。 申请执行人享有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利,中止或终结执行程序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严格的条件。

(三)折衷说

折衷说主张在不同情况下区别对待,兼顾效率与公正。例如,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执行异议成立的可能性大小、继续执行是否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等因素,决定是否中止或终结执行程序。

三、 对我国现行制度的评价及完善建议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执行异议之诉的保全效力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处理方式,既没有赋予其当然的保全效力,也没有完全排除适用保全措施的可能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效率与公正,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差异,影响法律的统一适用。 对当事人申请保全的条件、法院审查的标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不利于当事人行使权利和法院作出裁判。

为完善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的保全制度,笔者建议:

在立法层面,建议明确执行异议之诉的保全效力,可以考虑采取“原则上不停止执行,但有例外情形”的模式。例如,当执行异议成立的可能性较大,且继续执行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时,可以中止执行。 在司法解释层面,建议细化当事人申请保全的条件、法院审查的标准、保全措施的种类等,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加强对法官的培训,统一裁判尺度,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四、 结语

执行异议之诉的保全效力问题涉及多方利益的权衡,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明确法律规定、细化操作规则、加强法官培训等措施,可以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既能有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又能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