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
发布时间:2024-07-17 12:39
  |  
阅读量:

## 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

财产保全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保障制度,对于及时有效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财产保全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风险性,在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可能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害。因此,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避免财产保全的滥用,法律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提供担保。

担保比例是指申请人提供担保的金额与其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财产保全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合理的担保比例,既可以有效预防和制止当事人的恶意诉讼行为,防止其滥用财产保全制度,又可以减轻申请人的经济压力,鼓励其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文将从立法现状、实务操作、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申请财产保全的担保比例问题进行探讨。

### 一、 我国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的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对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的规定较为分散,主要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中。具体而言:

1. **原则性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行为保全。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该条规定明确了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担保的原则性要求,但未对担保的具体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2. **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条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提供担保后,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提供担保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保全的财产种类、实际情况决定,一般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 该条规定明确了担保比例的参考标准,即“一般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

3. **特殊规定:**除上述一般规定外,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对担保比例作出了特殊规定。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1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申请人提供担保后,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 二、 我国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的实务操作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在确定担保比例时,一般会遵循“一般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的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案件性质和标的额:**对于标的额较小的案件,或者属于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法院通常会降低担保比例,甚至可以免除担保。

2. **申请人胜诉的可能性:**对于申请人胜诉可能性较大的案件,法院可以适当降低担保比例;反之,则会适当提高担保比例。

3. **被申请人财产状况:**如果被申请人财产状况良好,没有转移财产的风险,法院可以适当降低担保比例;反之,则会适当提高担保比例。

4. **保全措施的种类和范围:**对于采取查封、扣押等财产保全措施的,法院通常会要求提供较高的担保比例;而对于采取冻结等保全措施的,可以适当降低担保比例。

### 三、 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法律对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已有一定规定,并积累了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现行法律仅规定了担保比例的最高限额,未对如何确定具体的担保比例作出更细化的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自由裁量权过大,各地法院在确定担保比例时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法律的统一适用。

2. **未充分考虑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僵化,未充分考虑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未充分考虑申请人的经济能力和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导致一些案件中申请人难以提供高额担保,无法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缺乏对被申请人利益的有效保护机制:**虽然法律规定申请人提供担保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其滥用诉权,保护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但现行法律对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的赔偿范围、标准和程序等均缺乏明确规定,导致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 四、 对完善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制度的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制度,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维护司法公正,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立法,细化担保比例的确定标准:**建议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担保比例的确定标准,明确不同类型案件、不同保全措施的担保比例区间,同时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担保比例。例如,可以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将案件标的额、申请人胜诉可能性、被申请人财产状况等因素纳入法律规定,并明确不同因素的权重,以提高担保比例确定的科学性和可预期性。

2. **建立灵活的担保方式,降低申请人担保压力:**除提供现金、银行保证书等传统担保方式外,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采用财产抵押、质押、保证保险等方式提供担保,降低申请人的担保压力,方便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同时,可以探索建立财产保全担保救助机制,对确实无力提供担保的特殊群体,例如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等案件的申请人,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申请减免担保。

3. **完善被申请人损害赔偿机制,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明确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以及合理的律师费、诉讼费等。同时,简化被申请人获得赔偿的程序,可以通过法院直接裁定申请人赔偿的方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切实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申请财产保全担保比例制度是财产保全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合理的担保比例是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以期更好地发挥财产保全制度的功能,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