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虚拟币的迅速发展,围绕虚拟币进行的民事、商事以及刑事诉讼纠纷也不断增多。司法机关也在逐步完善对虚拟币诉讼的审理,其中财产保全作为诉讼中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虚拟币诉讼财产保全的流程,为业界提供参考。
当事人因遭受侵害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财产保全。申请时,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起诉状或仲裁申请书; 财产保全申请书,载明财产保全的目的、范围和请求保全的财产; 证明申请人享有保全请求权的证据,如书面合同、债权凭证等; 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隐匿、毁损已知财产的证据,如财务报表、第三方证言等;(如有)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后,将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申请人是否有财产保全请求权; 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毁损已知财产的行为; 对被申请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是否会对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等。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裁定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裁定财产保全后,将根据被申请人的财产种类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常见的财产保全措施包括:
冻结银行账户 查封、扣押动产 冻结、扣押虚拟币 禁止处分特定财产 指定管理员对于虚拟币财产的保全,由于其特殊的无形性,人民法院一般采取冻结、扣押措施。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
冻结虚拟币账户 向虚拟币交易平台发出协查通知,扣押特定虚拟币钱包中的资金 冻结虚拟币挖矿设备 冻结虚拟币兑换或交易平台上的虚拟币人民法院在采取虚拟币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考虑虚拟币的特殊性,采用最有利于查清案情、保障当事人权益的保全方式。
财产保全措施的解除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申请人撤回财产保全申请的; 当事人争议解决,人民法院另有处分的; 申请人不提交保全担保的; 人民法院认为财产保全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担保人信用不足的;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裁定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后,应当及时通知被申请人,并解除对保全财产的限制。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恶意串通、捏造事实或者伪造证据,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失、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利息、承担罚款甚至构成犯罪的法律责任。
以上就是虚拟币诉讼财产保全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提供了一般性的法律知识,具体的申请流程和保全措施可能根据个案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有需要,当事人应当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专业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