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知识
保全的是什么财产
发布时间:2024-06-28 22:22
  |  
阅读量:

保全的是什么财产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尤其是被告)转移、隐匿、挥霍财产,或为将来执行判决做好准备,依法采取的限制或禁止当事人处分特定财产的措施。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维护司法权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障。

那么,究竟什么财产可以被保全呢?本文将详细解读财产保全的范围,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

一、 可供保全的财产类型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供保全的财产类型主要包括:

1. 金钱、存款:

包括各种货币、存单、银行卡等。

2. 动产、不动产:

动产如车辆、船舶、机器设备、库存商品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矿藏等。

3. 各种权利:

包括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商标权等。

4. 其他财产: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执行的其他财产。

二、 不可申请财产保全的情形

虽然法律规定了可供保全的财产类型,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不会支持申请人的财产保全请求:

1. 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案件:

例如婚姻家庭纠纷、继承纠纷中涉及的身份关系、抚养权等非财产性权益争议。

2. 不属于财产的权益:

例如人身自由、名誉权、隐私权等。

3. 申请人提交的担保不足:

财产保全可能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以弥补可能的损失。

4. 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例如申请财产保全超过诉讼请求的范围等。

三、 财产保全的具体措施

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查封:

加贴封条、登记查封信息等方式限制被申请人处分特定的动产或不动产。

2. 扣押:

将被申请人的动产或权利凭证进行扣留保管。

3. 冻结:

限制被申请人提取、使用特定的存款或资金。

4. 其他措施:

例如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限制被申请人高消费等。

四、 财产保全的申请流程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依法进行,一般流程如下:

1. 准备申请材料:

包括财产保全申请书、相关证据材料(如借条、合同、欠条等)、担保财产清单等。

2.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

一般情况下,应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提出申请。

3. 法院审查:

法院会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做出裁定,并及时采取措施。

4. 费用承担: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由申请人先行垫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五、 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

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申请:

尽早申请财产保全可以有效防止被申请人转移财产,提高胜诉后执行的可能性。

2. 提供充足的证据:

充足的证据是法院支持申请的重要依据,应尽可能提供证明债权债务关系、财产线索等相关证据。

3. 提供有效的担保: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担保方式可以是保证、抵押、质押等,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担保金额。

4. 依法行使权利:

申请财产保全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了解财产保全的范围、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