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应对离婚财产保全的误区
发布时间:2024-06-28 18:30
  |  
阅读量:

应对离婚财产保全的误区

引言

离婚诉讼中,财产保全是保护当事人合法财产权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对离婚财产保全的适用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将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公众对离婚财产保全的正确认识,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误区一:只有夫妻双方共同财产才能保全

错误。离婚财产保全不仅仅针对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还可以适用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事后追索,债权人对该财产享有的优先权超过夫妻一方对该财产的优先权;一方单独处分其个人财产的,另一方事后追索,债权人对该财产享有的优先权次于夫妻一方对该财产的优先权。因此,必要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财产保全保护其个人财产。

误区二:只有第三人持有夫妻财产才能保全

错误。离婚财产保全不仅适用于第三人持有的夫妻财产,还适用于夫妻一方持有的夫妻财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可以申请对自己或者对方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因此,当夫妻一方占有并控制夫妻共同财产时,另一方也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误区三:财产保全后,财产已由法院控制,可以自由处分

错误。财产保全后,虽然法院对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但财产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因此,被保全的财产仍由当事人所有,且当事人对财产享有管理、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不得对被保全的财产进行损害、转移、变卖或者设置权利负担等处分行为。

误区四:财产保全的时间不受限制

错误。离婚诉讼中,财产保全有一定的期限,不得无限期延长。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财产保全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但如果当事人有特殊情况,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保全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误区五:只要申请财产保全,法院都会准许

错误。法院对离婚财产保全采取严格的审查机制。只有在下列情形之一下,法院才会准许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1.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或者有隐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的意图的;2.对方下落不明,或者有证据证明对方即将转移财产,转移财产后,难以执行判决的;3.有证据证明对方从事非法活动,收入来源不明,且有证据证明其财产可能系从事非法活动所得的;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上述情形的存在,法院一般不会准许其财产保全申请。

误区六:申请财产保全,必须提供已诉至法院的证据

错误。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而不必等待向法院起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可以在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之前,因情况紧急,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或者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但当事人应当在申请后三十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三十日的,法院解除财产保全。

误区七:财产保全后,对方无法取得相应财产的所有权

错误。财产保全是对被保全财产所有权的暂时限制,并不影响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因此,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被保全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则在法院最终判决该财产归对方所有后,对方即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财产保全的限制,导致被保全的财产价值损失的,损失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赔偿。

误区八:对方申请财产保全,一定是为了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

错误。对方申请财产保全,并不一定是出于侵害一方合法权益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对方申请财产保全也是为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例如,一方担心对方在离婚诉讼中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损害自己的权益,因此申请财产保全。这种情况下的财产保全,实际上是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

误区九:申请财产保全,一定要出具保全担保

错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一般不需要提供保全担保。但如果申请人恶意申请财产保全,导致对方财产受损,则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为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赔偿责任,申请人应当在申请财产保全前仔细核实相关事实,避免因恶意申请财产保全而造成对方损失。

误区十:财产保全后,对方不能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保全

错误。被保全财产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保全。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撤销保全的条件有:1.申请人提供担保;2.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解除保全;3.人民法院认为保全不当。因此,如果对方认为法院的财产保全措施不当,或者自己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保全。

结语

离婚财产保全是一项重要制度,在保障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离婚财产保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法律知识的缺乏以及对离婚财产保全制度的不了解所致。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公众的普法宣传,提高人们对离婚财产保全制度的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