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诉讼模式面临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挑战。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市一中院”)积极探索智慧法院建设,不断完善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财产保全申请、审查、办理、解封的全流程在线化,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司法服务。
财产保全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依法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被申请人处分特定财产的措施。传统线下财产保全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申请流程繁琐,当事人需多次往返法院提交材料 审查时间较长,影响案件审理效率 执行难度大,易导致被保全财产流失为破解这些难题,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鼓励各地法院积极探索在线诉讼模式。北京市一中院作为全国审判业务的排头兵,率先响应号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并完善了网上财产保全系统,实现了财产保全申请、审查、办理、解封的全流程在线化,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一中院网上财产保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当事人或其代理律师可通过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或“北京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在线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无需再到法院现场提交纸质材料。
系统自动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手段辅助法官进行实质审查,提高审查效率和准确性。
法院通过电子送达平台向当事人送达保全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实现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的双提升。
法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数据对接机制,实现保全款项的在线划拨和解冻,提高财产保全的执行效率。
所有操作均在网上进行并留存电子记录,确保全流程公开透明可追溯。
相较于传统线下模式,北京市一中院网上财产保全具有以下优势:
当事人可随时随地在线办理相关手续,无需往返奔波,大幅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系统采用电子签名、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信息安全,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全流程网上办理,操作记录可追溯,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实现节能环保。
自网上财产保全系统上线以来,运行平稳高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
大幅提升了财产保全效率,平均审查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减少了当事人往返法院的次数和时间。 提升了司法公信力,网上办理的方式更加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北京市一中院网上财产保全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不断深化司法改革的生动实践。 未来,北京市一中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网上财产保全机制,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