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冻结扣划是指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或者涉案财产采取的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法院冻结扣划适用于以下情形:
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可能 为防止被害人合法权益遭受更大损失 为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冻结扣划的财产包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存款、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房屋、土地、车辆等不动产 其他涉案财产,如涉案赃物、赃款等法院冻结扣划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提出申请,附带证据材料 法院审查申请材料,决定是否批准 冻结扣划财产,并出具冻结扣划执行通知书 被冻结扣划的财产,在未解除冻结扣划之前不得转移法院冻结扣划财产后,可以根据以下情形解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异议,并经法院裁定不予采纳的 刑事诉讼终结,且不予追缴财产的法院冻结扣划财产的法律依据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2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1条某甲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根据掌握的证据,认为某甲有转移、隐匿财产的可能,于是向法院申请冻结扣划其财产。法院审查申请材料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遂批准冻结扣划某甲名下的房屋、存款等财产,并出具了冻结扣划执行通知书。
法院冻结扣划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其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法院在冻结扣划财产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