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贷领域,借贷双方难免会遇到逾期的情况。当借款人发生逾期时,贷款机构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可能会采取一系列催收措施,其中就包括“申请资产保全”。那么,逾期说要申请资产保全究竟是什么意思?贷款机构是否真的会这样做?借款人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资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通常是被申请人)转移、隐匿、挥霍财产,损害申请人利益,而依法采取的限制当事人处分财产的行为。 资产保全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措施:
查封:禁止被申请人处分特定的动产或不动产。 扣押:将被申请人的动产或权利凭证进行控制。 冻结:限制被申请人提取或转让银行存款等。资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将来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防止债务人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逾期后,贷款机构是否会申请资产保全,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逾期金额的大小:一般来说,逾期金额越大,贷款机构申请资产保全的可能性就越高。 逾期时间长短:逾期时间越长,贷款机构采取强制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大。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态度:如果借款人积极配合还款,并与贷款机构保持沟通,则可以降低被申请资产保全的风险。 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如果借款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贷款机构申请资产保全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贷款机构的风控政策:不同贷款机构的风险控制政策不同,有些机构可能更倾向于采取诉讼等法律手段,而有些机构则可能更倾向于协商解决。需要明确的是,“申请资产保全”本身只是一种法律手段,并不意味着贷款机构一定会采取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贷款机构通常会在采取法律手段之前,先尝试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催收等方式进行催收。只有在这些方式都无法有效催回收款,且借款人存在明显逃避债务的行为时,贷款机构才会考虑申请资产保全。
如果您接到了贷款机构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发来的“申请资产保全”的通知,请务必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措施:
核实信息:首先要核实对方身份的真实性,以及逾期情况、欠款金额等信息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拨打贷款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或查看贷款合同等方式进行核实。 积极沟通:在确认信息属实后,应积极与贷款机构进行沟通,说明自身情况,并表达积极还款的意愿。如果遇到暂时性经济困难,可以尝试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或者无法与贷款机构达成一致意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并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操作。为了避免被申请资产保全,借款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珍惜个人信用,按时足额还款是避免逾期的根本。 量入为出,理性借贷:在借款前,要根据自身的还款能力确定借款金额和期限,避免过度负债。 保持与贷款机构的沟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还款,应及时与贷款机构联系,说明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身权益和义务,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总而言之,“申请资产保全”是贷款机构在借款人逾期后,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可能采取的一种法律手段。借款人应该提高风险意识,理性借贷,按时还款,避免因逾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