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知识
财产保全撤销怎么通知
发布时间:2024-06-17 17:27
  |  
阅读量:

财产保全撤销怎么通知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转移、隐匿、变卖财产,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的强制性控制措施,以保障将来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而财产保全撤销,则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对被申请人财产的保全措施。那么,财产保全撤销后,应该如何进行通知?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一、 谁来通知?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财产保全撤销的通知义务主体一般为人民法院。法院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通知:

1. **书面通知**:法院会制作《民事裁定书》,载明财产保全撤销的事由、时间、范围等内容,并加盖法院公章。裁定书会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送达给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2. **口头通知**: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情况紧急或双方当事人均在场的,法院也可以采取电话、当面告知等口头方式进行通知。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法院都应当在之后补寄送达《民事裁定书》。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形下,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导致财产保全被撤销的,法院可以不另行发出裁定书,而是在决定书中直接写明撤销财产保全的内容。

二、 通知内容有哪些?

财产保全撤销通知的内容应当清晰、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案件基本信息**: 包括案件名称、案号、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信息等。

2. **原财产保全措施**:简要说明原财产保全裁定的内容,包括保全标的、保全方式、保全期限等。

3. **财产保全撤销的决定**:明确说明法院裁定撤销财产保全的决定,并写明撤销的范围和时间。

4. **撤销的理由**:简要说明财产保全被撤销的原因,例如申请人撤回申请、提供担保、达成和解等。

5.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救济途径,例如不服裁定可以上诉等。

三、 不通知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法院未按照规定及时通知当事人财产保全已被撤销,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1. **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被申请人无法及时得知财产保全被解除,其合法财产权益仍受限制,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和生活。

2. **影响案件后续程序**: 申请人如果不知道财产保全已被撤销,可能会延误采取其他保全措施或诉讼行为,影响案件的顺利进行。

3. **损害司法公信力**: 法院不履行法定通知义务,会损害司法机关的公信力,降低当事人对司法程序的信任度。

四、 收到通知后应该怎么做?

当事人在收到财产保全撤销通知后,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 **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应当及时核实通知内容,确认财产保全已被解除。如果发现自身财产仍然受到限制,应当及时与法院联系,要求解除相关限制措施。

2. **申请人**: 申请人如果对财产保全撤销裁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五、 结语

财产保全撤销通知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法院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准确地进行通知,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