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财产追加是一种法律赋予当事人向法院追加请求保全被申请人财产的权利。本文将全面探讨保全财产追加的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程序及实务中常见问题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法律制度。
保全财产追加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条文中:
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 第一百零二条:申请保全财产,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保全财产追加的条件主要包括:
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诉讼关系,且申请人已对被申请人提起诉讼。 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但暂无动向履行义务,或有转移、隐匿财产的嫌疑。 申请人已对被申请人部分财产申请保全,但不足以确保判决得以执行。保全财产追加的申请程序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制作追加保全申请书:申请人应制作书面申请书,载明追加保全的理由、追加保全标的、担保方式等内容。 提交申请书:申请人应将申请书及其附件材料提交至原承办法官处。 缴纳担保:申请人应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一定金额的担保,担保方式可以是现金、银行存款、保险、保证等。 承办法官审查:承办法官收到申请书后,将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申请理由是否充分。必要时,承办法官可要求申请人提供补充材料。 作出裁定:承办法官经审查后,将作出是否追加保全的裁定,并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保全财产追加过程中,申请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追加保全的必要性,避免滥用权利。 及时缴纳担保,否则申请将被驳回。 追加保全后,应及时向被申请人送达裁定书,告知其权利义务。 追加保全的标的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增加保全成本。 定期向法院汇报保全情况,及时申请续保或解除保全。保全财产追加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保全措施,旨在保障判决的执行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了解保全财产追加的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程序及实务中常见问题等内容,当事人可以合理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